您现在的位置是:专栏 >>正文

前奏的暴昙花牛市涨狂一现欢还是

专栏337人已围观

简介最近Solana(SOL)的表现简直像坐上了火箭,从9月份的17.78美元一路飙升至68.2美元,短短两个多月就实现了近300%的涨幅。这种疯狂上涨让不少投资者既兴奋又忐忑——毕竟在加密货币市场,这种暴涨往往伴随着剧烈的回调。就在前两天,当比特币冲击38,000美元未果时,SOL也随大盘出现了明显回落,最低跌至56.9美元,让不少人开始嘀咕:这波行情到底还能持续多久?技术面的多重信号从技术指标来看... ...

最近Solana(SOL)的表现简直像坐上了火箭,从9月份的17.78美元一路飙升至68.2美元,短短两个多月就实现了近300%的涨幅。这种疯狂上涨让不少投资者既兴奋又忐忑——毕竟在加密货币市场,这种暴涨往往伴随着剧烈的回调。就在前两天,当比特币冲击38,000美元未果时,SOL也随大盘出现了明显回落,最低跌至56.9美元,让不少人开始嘀咕:这波行情到底还能持续多久?

技术面的多重信号

从技术指标来看,SOL的走势可谓相当强劲。在上涨过程中,它连续突破了20日、50日、100日和200日均线这几个关键位置,还把30美元和48美元这两个重要的心理关口踩在脚下。不过现在,SOL正面临一个关键的考验:能否守住48.3美元这个38.2%斐波那契回撤位。作为一个经常观察市场的老手,我发现43美元附近可能才是真正的"生命线",只要这个位置不破,上升趋势就还有盼头。

有意思的是,虽然ADX指标已经高达74,显示出超买迹象,但EMA均线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上升趋势。这让我想起去年LUNA崩盘前的类似情况——当时也是技术指标严重超买,但市场却继续疯狂。不过SOL的情况有所不同,它的基本面支撑要强得多。

链上数据透露的真相

真正让我对SOL保持乐观的是它的链上数据。从9月中旬到11月中旬,Solana网络上新增的钱包地址数量几乎翻了一倍,从19.3万激增至33.6万。这个数字可不是虚的,它实实在在地反映了生态系统的活跃程度。我有个做NFT开发的朋友告诉我,现在Solana上的开发者社区热闹非凡,各种新项目层出不穷。

记得10月份参加一个区块链会议时,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项目方都在谈论要迁移到Solana。当时的场景让我印象深刻:一个来自硅谷的DeFi团队负责人兴奋地跟我说,他们选择Solana就是看中了其低廉的交易费用和快速的确认速度。

未来走势的几种可能

如果回调结束后的反弹能够持续,SOL很可能会形成一个"滚动底部"的形态。这种情况下,我认为78美元可能是下一个目标位,之后可能会挑战100美元,甚至有人喊出了143美元的惊人目标。不过作为一个经历了多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,我建议大家还是要保持理性。

加密货币市场永远充满变数,就像我常跟新手说的:在这个市场里,既要敢于梦想,也要随时准备跑路。SOL这波行情能走多远,既要看技术面的支撑,更要看整个加密市场的情绪。目前来看,虽然短期可能有调整,但中长期我依然看好Solana的发展前景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最新进展:比电视剧还戏剧

    专栏

    OpenAI权力游戏:一场令人窒息的AI界"宫斗"大戏谁能想到,上周五那场看似平常的高层变动,竟会演变成如此精彩的商业连续剧?OpenAI这个AI界的"顶流"公司,正在上演一部反转不断的权力争夺战,剧情之离奇简直让人目不暇接。说实话,我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快的管理层更迭——三天换三个CEO,简直创下了科技界的记录。目前的情况是这样的:山姆·奥尔特曼和格雷格·布罗克曼这两位OpenAI的灵魂人物,在与董... ...

    专栏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比特币的抉择:在去中心化理想与机构化现实之间

    专栏

    还记得2009年那个寒冷的1月吗?当Satoshi Nakamoto在创世区块中嵌入"财政大臣即将对银行进行第二次救助"的新闻标题时,他正在向世界宣告一个全新的金融时代的到来。15年后的今天,比特币却站在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:是要坚持去中心化的初心,还是拥抱机构化的现实?当数字黄金遇上华尔街说实在的,我完全理解为什么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趋之若鹜。在这个通胀肆虐、地缘政治动荡的年代,谁不想拥有一种供应... ...

    专栏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Layer2大爆发之际,我为何更看好老牌Layer1的未来?

    专栏

    记得上一轮牛市吗?那时候简直就是一场Layer1项目的狂欢派对。各个"以太坊杀手"们争先恐后地复制粘贴Aave和Uniswap V2的代码,再挂上丰厚的挖矿奖励,就像在超市搞促销一样吸引投资者。说实话,那会儿的创新程度,连我隔壁小学五年级编程兴趣班都不如。熊市带来的觉醒随着市场转冷,这些靠补贴维持的繁荣就像泡沫一样破灭了。资金纷纷逃回以太坊这个"安全港",而Layer2的新贵们又带着"更快更便宜"... ...

    专栏

    阅读更多